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陈金柱图集
《寻医不如自医--陈金柱谈中医养生》

《寻医不如自医--陈金柱谈中医养生》

副标题

   一份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导致一个人死亡的原因中,环境因素占20%、遗传因素占20%,医疗卫生因素占1...
   传统中医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生命,中医学详尽而且全方位地考察了人体各个部分以及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以天文学、气...
   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发布讯息: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病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联合国卫生署警告世人:“...
  在广州,一个朋友介绍的病人:19岁的大男孩才刚上大二就要换肾。一般这种肾衰竭的病人我是不接的,因为一旦到肾衰...
   可能有人会想,运动员的运动量那么大,为什么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能?因为他们身边有懂得健康知识的专业医护人员帮助...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对于身体健康的标准都有一个习惯:接受的都是指标。我们往往喜欢看眼前的事物...
   我们先从人体的结构聊起,人体这架精密仪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五脏六腑。    到底是哪五脏呢?心、肝、脾、...
   人体中除五脏六腑外还有什么?还有五体:血、筋、肌肉、皮毛、骨骼。    还有五官,请读者朋友先自测一下,看...
五谷 黍 麦 粟 稻 豆 五脏 心包、心 肝 脾 肺 肾 六腑 三焦、小肠 胆 胃 大肠 膀胱 五体 血 筋 肌...
   健康基础知识是什么概念?在后面的章节,我会用在生活中最常见的病例来给大家讲解人体这五个主要系统的运作原理和...
   前面的病例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其实一点也不神奇。大家不明白为什么老年人会出现这种尿急尿频的症状?它在中医里...
   可能大家都有一个问题——食物凭什么能治病?很多人会有疑惑,平常身体不适都要吃药才能帮助恢复,但是为什么今天...
...
共7页
到第
金柱文选

金柱文选

副标题

  一、舒展经络,调和气血  惊蛰时节养生要以“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为主,只有经络得到疏通,气血才可流遍全身,方能使机体正气充沛,从而抵御疾病。人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冬季,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此时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阳气消耗过多,感染疾病。“舒展经络”建议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泡脚等相对柔和的活动,提高新陈代谢和免疫力,以保证身体的平衡状态。不宜过早减少衣物,以防止阳气的外泄,尤其是...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肝阳容易相对偏盛,故惊蛰养生应注意调肝、疏肝,顺应肝脏畅达之性,使自身的精神、情志舒展畅达。同时此时雨水增多,湿邪渐重,易困脾阳,因此,惊蛰养生也应注意健脾化湿。  1.起居养生  早睡早起、适当春捂  俗话说“春眠不觉晓”,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让人变得容易困倦、疲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长时间如此容易影响健康。这个时候虽然处于阳气生发的阶...
  1、早睡早起  惊蛰时节,阳气还没有达到非常旺盛的时刻,因此还需要早睡,让阳气收敛。早晨阳气逐渐生发,建议跟随太阳的升起而起床。早睡早起能让我们保持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助于阳气生发,还降低高血压、脑梗等发病几率。  2、适当春捂  虽然惊蛰时节多地的气温有所回升,但还是有些寒冷,此时还是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需要做好膝关节、足部的保暖。但是不少人此时会增加户外活动,出汗...
  1、防上火  惊蛰期间,阳气生发,万物复苏,部分人群体内冬藏的阳气会随春暖向外发散,阳气骤升,容易使热邪外攻,出现火热上炎的征象,如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流鼻血、便秘等。  晨起后宜喝温开水,日常也可饮用少量白茶。若是出现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等症状,可用少量菊花、金银花等量泡水代茶饮,以清热降火解毒;配等量桂花,则能中和菊花和金银花的寒性,亦可改善口气。  2、防春瘟  中医认为:“...
  1.穿好衣,防虫咬  正所谓:“春雷惊百虫。”冬天蛇虫伏于土中,卧眠而息,不饮不食,是为“蛰”。春天的第一声雷鸣,扰动了蛰伏在巢穴的百虫,是为“惊”。  惊蛰时节,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正是赏景踏春的时候。此时外出,就要开始防住蚊虫叮咬,否则轻为瘙痒发红,重则发热高烧,呈现中毒症状。  游玩途中,应尽量身着长衣长裤,避免裸露皮肤,遇到树丛花田,不能距离太近,远观拍照为宜。  另外,也可借助...
  1.忌衣过薄,适当春捂  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  惊蛰过后,气温进一步回升,可春雨渐多,早晚温差较大,寒风依旧卷席。此时,切不可贪凉,过早减衣,以致湿邪入体,感染风寒。  不论男女老少,都应遵循“春捂”的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护好头、颈、腹、脚等关键部位。外出游玩时,可带件外衣备用,晚上睡觉时,盖上小毛毯,以防寒气损伤阳气。  2.忌情过躁,调节心绪  春季养生,重...
  1.吃春梨,润春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阳气升发之时。稍不留意,就会“引火上身”,咽干舌燥,起痘长疮,都是防不胜防。  很多人都知道秋天吃梨可以防秋燥,其实春天吃梨也能起到润燥降火的作用。  民谚有言:“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自古以来,民间素来都有惊蛰吃梨的传统。梨性寒味甘,富含维生素和水分,被称为“百果之宗”,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效。  “梨”“离”同音,游子离家远行之际,...
  1.养阳护肝少吃酸  孙思邈曾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为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可阻滞气机,不利于阳气升发,酸入肝,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从而损害脾胃。甜味的食物入脾,适当多吃大枣、山药等养脾的食物,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同时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比如鸡肉、鸡蛋、春笋、菠菜、芹菜等,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最...
服务热线
400-991-3319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陈金柱平台
快速入口
——

陈金柱微信
企业微信
公众号
微店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陈金柱微信
企业微信
公众号
微店
抖音扫一扫
快手
视频号
总公司电话:400-991-3319  天津办事处:022-60835119  1865339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