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陈金柱图集
《寻医不如自医--陈金柱谈中医养生》

《寻医不如自医--陈金柱谈中医养生》

副标题

   要知道胆囊炎如何形成,首先要了解胆囊是如何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的。肝脏分泌胆汁给胆,胆把胆固醇给到胃里消化肉食...
   胆结石是如何形成的?就是今天吃早餐,明天不吃;后天吃了,大后天又不吃。因为胆囊是没有消化系统神经连接的,只...
   关于“肝开窍于目”的机能,这里给大家讲几个常见病例。    近视眼大家都不认为是有毛病,因为太普遍了,在2...
   老年人常得的一个毛病--青光眼,现在有的中年人也开始得了,在医学的名称叫做视网膜神经萎缩。    为什么视...
   做老师的或者职业须长期站立的人士,腿的一侧经常会长小红血丝,到医院检查叫静脉曲张,不疼不痒,也不难受,一般...
   要理解肝“主筋”的功能,可以从腰间盘突出这个病理来分析。现在这个病越来越多,有一句流行语是“政绩不突出,业...
   腰再往上走,就是颈椎。现在患颈椎病的人很多,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一个是老爱趴着在办公桌低头工作,还有...
   前面章节说过“阴”是指人体脏器,也讲到我在大连的时候,见到一个男孩的病例,当时中医大夫不让他送医院的原因,...
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五行属火。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
   “心在窍为舌”就是说心脏的健康情况会首先反映在舌头上。    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
   首先要理解心脏的运作原理,才能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在哪里。这里我用一个抽象的心脏图来给大家解析心脏的工作...
   冠心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血黏度高引起的,还有一种是长期肾虚,造成心肌缺血。    第一种情况,血黏度过高...
...
共7页
到第
金柱文选

金柱文选

副标题

  一、舒展经络,调和气血  惊蛰时节养生要以“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为主,只有经络得到疏通,气血才可流遍全身,方能使机体正气充沛,从而抵御疾病。人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冬季,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此时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阳气消耗过多,感染疾病。“舒展经络”建议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泡脚等相对柔和的活动,提高新陈代谢和免疫力,以保证身体的平衡状态。不宜过早减少衣物,以防止阳气的外泄,尤其是...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肝阳容易相对偏盛,故惊蛰养生应注意调肝、疏肝,顺应肝脏畅达之性,使自身的精神、情志舒展畅达。同时此时雨水增多,湿邪渐重,易困脾阳,因此,惊蛰养生也应注意健脾化湿。  1.起居养生  早睡早起、适当春捂  俗话说“春眠不觉晓”,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让人变得容易困倦、疲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长时间如此容易影响健康。这个时候虽然处于阳气生发的阶...
  1、早睡早起  惊蛰时节,阳气还没有达到非常旺盛的时刻,因此还需要早睡,让阳气收敛。早晨阳气逐渐生发,建议跟随太阳的升起而起床。早睡早起能让我们保持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助于阳气生发,还降低高血压、脑梗等发病几率。  2、适当春捂  虽然惊蛰时节多地的气温有所回升,但还是有些寒冷,此时还是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需要做好膝关节、足部的保暖。但是不少人此时会增加户外活动,出汗...
  1、防上火  惊蛰期间,阳气生发,万物复苏,部分人群体内冬藏的阳气会随春暖向外发散,阳气骤升,容易使热邪外攻,出现火热上炎的征象,如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流鼻血、便秘等。  晨起后宜喝温开水,日常也可饮用少量白茶。若是出现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等症状,可用少量菊花、金银花等量泡水代茶饮,以清热降火解毒;配等量桂花,则能中和菊花和金银花的寒性,亦可改善口气。  2、防春瘟  中医认为:“...
  1.穿好衣,防虫咬  正所谓:“春雷惊百虫。”冬天蛇虫伏于土中,卧眠而息,不饮不食,是为“蛰”。春天的第一声雷鸣,扰动了蛰伏在巢穴的百虫,是为“惊”。  惊蛰时节,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正是赏景踏春的时候。此时外出,就要开始防住蚊虫叮咬,否则轻为瘙痒发红,重则发热高烧,呈现中毒症状。  游玩途中,应尽量身着长衣长裤,避免裸露皮肤,遇到树丛花田,不能距离太近,远观拍照为宜。  另外,也可借助...
  1.忌衣过薄,适当春捂  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  惊蛰过后,气温进一步回升,可春雨渐多,早晚温差较大,寒风依旧卷席。此时,切不可贪凉,过早减衣,以致湿邪入体,感染风寒。  不论男女老少,都应遵循“春捂”的原则,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护好头、颈、腹、脚等关键部位。外出游玩时,可带件外衣备用,晚上睡觉时,盖上小毛毯,以防寒气损伤阳气。  2.忌情过躁,调节心绪  春季养生,重...
  1.吃春梨,润春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阳气升发之时。稍不留意,就会“引火上身”,咽干舌燥,起痘长疮,都是防不胜防。  很多人都知道秋天吃梨可以防秋燥,其实春天吃梨也能起到润燥降火的作用。  民谚有言:“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自古以来,民间素来都有惊蛰吃梨的传统。梨性寒味甘,富含维生素和水分,被称为“百果之宗”,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效。  “梨”“离”同音,游子离家远行之际,...
  1.养阳护肝少吃酸  孙思邈曾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为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可阻滞气机,不利于阳气升发,酸入肝,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从而损害脾胃。甜味的食物入脾,适当多吃大枣、山药等养脾的食物,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补益人体脾胃之气。  同时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可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比如鸡肉、鸡蛋、春笋、菠菜、芹菜等,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最...
服务热线
400-991-3319
周一至周六
9:00--17:00
陈金柱平台
快速入口
——

陈金柱微信
企业微信
公众号
微店
抖音
快手
视频号
陈金柱微信
企业微信
公众号
微店
抖音扫一扫
快手
视频号
总公司电话:400-991-3319  天津办事处:022-60835119  18653393913